近年来,姚安县认真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坚持“节水优先”,全面落实《国家节水行动方案》,充分调动各行业节水积极性,持续发力,管好水资源,做足水文章,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,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。
机构制度“细”,组织领导更加有力。该县及时成立县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加强制度机制建设,制定印发了系列节水方案,明确了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、任务、时间节点、技术措施,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。完善配套制度考核体系建设,完善计划用水、水环境质量监测等制度,划定水功能区纳污红线和警戒线,加强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,编制预警管理方案,促进水资源管理规范有序开展。
制度执行“严”,用水管理严格落实。分类分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用水标准,逐步扩大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制度的实施范围,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,对非居民生活用水实现计划和定额管理,针对不同类型用水实行不同的水价,以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。及时制定年度用水计划,任务压实到各部门、乡镇及重点工业企业,严格执行计划用水。将节水“三同时”要求落实及节水制度的实施作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批、《取水许可申请》审批和办理取水许可证的重要前提条件,节水“三同时”相关方案、措施和制度没有落实的不予审批和发证。
源头监管“实”,执法管理成效显著。强化用水源头监管,有效遏制用水浪费现象的发生。严把论证审查、取水工程验收、许可审批三个“源头关口”,严格落实取排水许可制度,不断规范取用水申请、审批和监管秩序。对全县地下水井开展细致摸排,建立健全地下取水井台账,建立严格的保护规划,加强管理,使全县地下水资源管理走向法治化轨道。加强水资源执法监管力度,认真落实水资源执法管理的督查、巡察、稽查“三项制度”,促进执法重点由工程管理向资源管理转变。
项目建设“全”,节水效能全面提升。筹措资金对原有县城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,新建成日处理污水1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1座,实现县城污水全面收集,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一级A标。合理制定末级供水工程执行水价,确保水利工程良性运转、引入的社会资本有合理收益、群众有承担能力。以机关单位为重点,建成一批“制度完备、宣传到位、设施完善、用水高效”的节水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。有序开展城区供水管网改造,推广先进检漏技术,提高检测手段,降低管网漏损率。全面实现分户装表、计量收费,逐步采用阶梯式水价,提倡合理用水,杜绝跑、冒、滴、漏等浪费现象。积极引进和推广应用先进的节水载体和节水器具,全县城镇新建、改建、扩建的建筑物节水器具普及率达100%。
宣传教育“广”,节水理念深入人心。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,以“世界水日”“中国水周”“法治宣传日”和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,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,通过“小广场·大喇叭”、展板、宣传手册等,常态化播放水法规知识、节水知识,动员广大群众共同关注水资源,营造全社会节水氛围,增强公众绿色文明意识、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。